職場健康與安全
同仁為公司永續經營的重要資產,保護及預防同仁於工作場所中或公出途中受到危害,一直是我們努力思考及推動的重要課題,期望藉工作環境改善、教育訓練及管理措施降低職災發生率,以零職災零公傷為目標。
工作環境安全
為提供同仁安全與衛生的工作環境,機電人員每日巡檢工作場所及機房加強用電安全,並定期安排專業合格廠家進行檢修工作,例如每月安排機電公司檢視高低壓設備狀況並適時更新設備、每季進行飲用水水質檢測、每半年清洗自來水塔及檢測水質、年度空調主機及送風機保養,並定期檢查大樓結構安全、消防設備、建物設施安全等,以確保同仁能夠安心的工作,以強化工作場所安全性。
運籌中心方面,依年度自動檢查計畫,針對堆高機、消防設施、電氣設備、發電機、電梯、自動倉Crane、空壓機及空調設備等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及保養,並設置易燃物儲存櫃、加固與加高護欄防止墜落及加強同仁設備保養安全規範等。
為能讓同仁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成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每季定期進行審議、協調及建議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相關事項,並鼓勵同仁能依實際工作現況提供安全衛生管理相關建議,實際參與管理措施建立的過程。成員設有主任委員及執行秘書各一名,其中各地員工代表比例介於56%~57%,皆完全符合員工代表佔委員人數三分之一以上之法規要求。
職業災害預防
我們每月統計職災案件並依主管機關要求進行申報,2022年總計發生5件職災案件,人數5人,占整體員工總人數之0.4%。其中有4件均為上下班發生之交通事故。2022年失能傷害頻率為1.96,損工日數率為136.17(以日曆天計),因公死亡人數為0。
職災原因有八成皆來自於員工上下班發生之交通事故,為提升員工安全意識並降低類似事件發生風險,積極強化教育訓練與安全宣導。
2022年職業災害統計
員工 |
男性 |
女性 |
總合 |
傷害率(IR) |
3.38
|
0 |
1.96 |
職業病率(ODR) |
0 |
0 |
0 |
損工日數率(LDR) |
234.33
|
0 |
136.17
|
缺勤率(AR) |
0.51% |
0.52% |
0.51% |
因公死亡件數 |
0 |
0 |
0 |
1.傷害率IR= 職業災害件數*1,000,000/ 總經歷工時數
2.缺勤率AR= 總缺勤天數/ 總工作天數*100%( 缺勤天數包含病假、生理假、安胎假及公傷假)
3.職業病率ODR = 職業病總數/ 工作總時數*1,000,000
4.損工日數比例LDR= 總損失工作日*1,000,000/ 總經歷工時數
5.上述以每百萬工時為單位
職業疾病預防與員工健康管理
檢視全體同仁工作環境及職務性質,並無高職業疾病及高風險相關從業人員,然員工的健康為公司最重視的資產,我們仍投入多項資源進行健康促進相關措施,項目及說明如下表列。
健康關懷與追蹤
|
進行健康關懷與追蹤,定期巡視辦公場所、集乳室環境整潔及補充醫藥用品,確保優質的工作環境。 |
臨場醫師服務 |
導入健康服務醫師,安排臨廠服務,提供健康講座及醫師諮詢。除一般健康諮詢外,亦規畫特定諮詢主題,包括自覺有人因性肌肉骨骼不適與異常工作負荷同仁,以及妊娠中、產後一年內與產後仍在哺乳中的女性同仁等,藉此追蹤掌握健康風險較高的同仁健康狀況。 |
定期健康檢查 |
為使同仁於工作之餘能重視自身健康,提供免費的定期健康檢查,並同時提供同仁眷屬享有相同優惠價格進行自費健檢,藉此同時把關同仁及其眷屬健康。 |
健康促進活動 |
不定期舉辦如減重活動、員工運動會、家庭日、捐血活動等,以促進同仁的健康意識及建立正確健康觀念。 |
健康促進環境 |
1.2022年於全台各辦公地點引進鎂離子氣泡飲水機,提供同仁高品質的飲水,適時補充身體所需礦物質,讓同仁愈喝愈健康,廣受同仁好評。
2.提供專業肩頸按摩服務,改善久坐辦公的筋骨僵硬,促進血液循環,並且釋放累積的工作壓力。 |
薪資水準與雇用狀況
聯強重視提供員工良好的就業環境和終身發展的機會 ,我們的政策與目標在於提供穩健的就業環境,使員工在工作之餘無後顧之憂。並定期檢視市場薪資行情,確保具競爭力的合理薪酬水準;依據貢獻度的差異,提供差異化的總薪酬,促使積極努力的人能拿到相對好的報償,薪酬與能力績效的相互匹配。
優質福利與薪資報酬
除了扎實的培訓機制與暢通的升遷管道外,聯強重視提供員工充份保障且安心的工作環境,致力於營造「智慧均衡的工作生活模式」,讓同仁在工作之餘,健康有保障、經濟沒煩惱、家庭照顧無後顧之憂。
薪資福利 |
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水平,依據貢獻度的差異,提供差異化的總薪酬,促使積極努力的人能拿到相對好的報償,薪酬與能力績效的相互匹配。 |
社會保險 |
足額繳納勞工保險,並依法為全體同仁投保全民健康保險等法定保障。 |
退休照顧 |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員工退休事宜,成立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2005年7月起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實施新制退休金制度,按月為新進員工及選擇適用新制退休金條例之原有員工,提繳每月工資6%至勞保局退休金個人帳戶,同時繼續為選擇適用舊制退休金辦法之原有員工,及選擇適用新制退休金辦法之原有員工的舊制保留年資,按原員工退休辦法退休金給付標準計算提撥適額之退休準備金至台灣銀行專戶,使員工長期服務無後顧之憂。 |
員工團險 |
為所有正職同仁投保團體保險,所有同仁投保至少300萬元壽險,遠優於一般企業,建構安心的保障措施,為同仁家庭提供至少3-5年的經濟保障。此外,考量同仁也會有為家人投保的需求,爭取以優惠價格提供同仁本人及眷屬自費加保壽險與意外傷害險。 |
團隊建設活動 |
舉辦諸如運動會、家庭日、三節禮品活動、電影欣賞活動、新春聯歡晚會、部門旅遊與團建活動等多元豐富的活動,以凝聚員工向心力。 |
肩頸舒壓按摩 |
提供專業肩頸舒壓按摩服務,改善久坐辦公的僵硬,促進血液循環。 |
員工關懷
無息貸款 |
為減輕同仁在面臨人生重大階段或事件之經濟負擔,任職滿一年同仁可申請無息貸款,申請類別包含購屋、結婚、生育、購車、急難救助、新入職安置…等,制度開展迄今已有超過1,300人次申請運用,總金額超過4億元。 |
公司扶助 |
提供同仁結婚、喪葬、住院慰問、生育、生日等禮金或禮券等員工關懷福利。 |

生活與工作平衡
休假制度 |
1. 強調營造「智慧均衡的工作生活模式」,鼓勵同仁適度休假,除依法賦予員工特休假
2. 特別針對年資未滿一年新進同仁,優於勞基法額外賦予休假。 |
育嬰留停 |
友善提供彈性的育嬰留停環境,統計2022年符合育嬰留職停薪申請資格的女性同仁中,有六成以上會接續在生產後申請育嬰假(亦有多位男性同仁申請),降低同仁工作與家庭照顧間的衝突,使同仁不因短期的家庭照顧因素中斷職涯!
|
育嬰假、育嬰留停及復職留任比率
項目 |
男性人數 |
女性人數 |
Total |
2022年度 享有育嬰假的員工總數(A) |
54 |
37 |
91 |
2022年度 實際使用育嬰假的員工總數(B) |
4 |
25 |
29 |
2022年度 育嬰假後應該復職的員工總數(C) |
3 |
17 |
20 |
2022年度 休完育嬰假後,在報導期間復職的員工總數(D) |
2 |
11 |
13 |
2021年度 休完育嬰假後,在報導期間復職的員工總數(E) |
1 |
10 |
11 |
2021年度 休完育嬰假且復職後十二個月仍在職的員工總數(F) |
1 |
9 |
10 |
育嬰留職停薪申請率(B/A) |
7% |
68% |
32% |
復職率(D/C) |
67% |
65% |
65% |
留任率(F/E) |
100% |
90% |
91% |
註:
1.男:2020-2022請陪產假;女:2020-2022請生產假
2.復職率:實際育嬰留停復職復職後十二個月仍在職員工數/[前一年度]實際育嬰留停復職員工數
3.留任率:[前一年度]育嬰假復職後十二個月仍在職員工數/[前一年度]實際育嬰留停復職員工數
性別平等
女性友善職場 |
公司選用與晉升人才不受性別影響,2022年副理級(含)以上女性員工人數占48%,持續落實與重視性別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