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小組組織架構
為公司治理發展,本公司於2022年成立「風險管理小組」,由集團總裁擔任風險管理小組總召集人,進行風險因子鑑別與控管,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以及後續分析與處理,並向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年度風險評估及風險管理運作情形。
以風險特性做區分,除由風險管理小組負責統整各項風險管理相關事務外,一般性質之營運風險,由各功能單位負責最初之風險辨識、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以促進風險管理組織之指揮調度、自我評估及執行等更有效率;涉及重大風險之項目則分別根據其風險性質高低及金額高低,依本公司規定送呈各專案審議小組進行審議,達規定標準者送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核准。
風險管理小組2023年運作情形
於2023年11月7日對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辨識及評估向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機制
為健全風險管理作業,透過風險意識的認知,建立對潛在風險進行辨識、評估、控制、監督等流程,確保公司健全經營,並強化公司治理;本公司於2022年訂定「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並經董事會通過,作為本公司風險管理之最高指導原則。
本公司每年定期由風險管理小組進行風險因子鑑別,藉以辨識可能影響企業永續發展的相關風險,篩選出風險管理範疇。
風險管理政策
本公司風險評估之邊界為台灣聯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並含括百分之百持有之子公司通達智能運籌股份有限公司。風險管理小組就重⼤性原則,依據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議題進行風險因子鑑別與控管,促進風險管理組織之指揮調度、評估及執行風險管理政策,說明如下:
風險管理作為
因本公司所屬為通路產業且為股票上市之公開發行公司,財務議題之風險管理為本公司重要之營運焦點,本公司分別有利率、匯率與通貨膨脹之相關風險分析與管理政策(請詳本公司2023年度年報)。
除財務風險外,其他風險與本公司營運攸關者表列如下:
風險項目 |
董事、監察⼈或持股超過百分之十之⼤股東之股權⼤量移轉或更換
|
風險因素 |
對股東權益及聯強股價可能有重⼤影響。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無股權⼤量移轉或更換情事。
|
因應措施 |
本公司已建立通報機制,以及時掌握相關狀況及公開資訊。
|
風險項目
|
經營權之改變
|
風險因素
|
對股東權益及聯強股價可能有重⼤影響。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無經營權改變之情事。
|
因應措施 |
經營權若有重⼤改變,將迅速公佈重⼤訊息。
|
風險項目 |
研發
|
風險因素 |
本公司為擴展半導體事業業務,設有專責部門負
責提供原廠及客戶進行產品測試及設計服務。惟
本公司以提供技術服務為定位,產品研發之風險
主要集中於供應商或客戶。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無
|
因應措施 |
本公司之技術應用部門之定位係「以售前服務協助半導體產品銷售業務」,視市場狀況投入資源以提供客戶服務,⽽研發之最終風險仍由客戶所承擔。
另外,本公司定位為「營運服務平台」,歷年來均投入相當的⼈力資源與成本,以不斷精進服務與制度以滿足產業供應鏈之需求。惟此投入屬於運作管理及服務之創新,不適用研發投資。
綜上所述,本集團並無研發投入之計劃。
|
風險項目
|
政府政策及法律變動
|
風險因素
|
本公司為擁有強⼤物流運籌能力之通路業,目前本公司所在之各國政府產業政策均傾向於⿎勵發展⾼附加價值之物流運籌,尤其以台灣及⼤陸較為積極。故就現階段⽽言,政府政策及法律變動之風險尚屬有限。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並無重⼤政府政策及法律變動。
|
因應措施 |
本公司仍將持續觀察及分析各國政府政策及法律之未來走向,以利即時反應。
|
風險項目 |
科技改變及產業變化
|
風險因素 |
本公司所經營之產品領域⼤多屬⾼科技產品,故科技改變所引起之產銷變化,例如未能取得⾰命性新產品之代理權…等,將對營運產生風險。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本公司之產品代理權互有增減。
|
因應措施 |
本公司係以「多品牌、多產品」經營,代理產品囊括全球⼤多數知名品牌,⽽各⼤品牌通常掌握了科技優勢,故將有效降低本集團之經營風險。
|
風險項目
|
企業形象改變
|
風險因素
|
本公司所經營之資訊及通訊類產品,由於最終客戶為消費者,故企業形象對本集團之營運至為重要。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本公司企業形象持續穩定良好,未發生重大損害企業形象之事件。
|
因應措施 |
1. 加強客服部門之服務技巧,並充份發揮客戶意見反應及消費者申訴信箱之功能。
2. 遇有重大消費糾紛案件,立即組成跨部門專案小組明快處置,避免事態擴大。
|
風險項目 |
進行併購
|
風險因素 |
併購將使本公司能迅速擴充代理品牌及產品範圍,擴大市場佔有率。但亦存在併購價格過高、負債低估、及整合失敗之風險。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本公司並無併購之情形。
|
因應措施 |
不適用。
|
風險項目
|
擴充廠房
|
風險因素
|
高效率及高品質之後勤運籌運作係聯強之核心競爭優勢,有效提升服務之附加價值,擴大市場佔有率,進而提升整體經營績效。但亦有擴充過速導致資金週轉不良、利用率偏低或閒置之風險。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本公司新建或擴建各運籌中心,支出約計NT$983百萬元 |
因應措施 |
擴充前:審慎評估投資效益及成本。
擴充後:導入已有之成功運作經驗及管理,使其迅速發揮效益。
|
風險項目 |
進貨或銷貨集中
|
風險因素 |
進貨集中之風險為失去代理權或代理之產品失去競爭力時,對業績有重大之影響。
銷貨集中之風險為失去客戶時,將對業績有重大影響。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本公司進銷貨並無過於集中之問題。詳「最近二年度本集團主要進銷貨客戶名單與金額」之統計。
|
因應措施 |
「多品牌、多產品」及「開放式通路經營–建立綿密經銷網」為本公司之經營策略,故亦有效避免進銷貨集中之風險。
|
風險項目
|
資訊安全
|
風險因素
|
資訊安全風險係指可能影響整體企業組織之資產、流程、作業環境之威脅。本公司之業務運作高度依賴資訊系統的建置與發展,故資訊安全的管控相當重要,以避免企業產生資訊機密性、完整性或可獲得性之損失。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本公司通過資安相關稽核無重大缺失,亦無違反資訊安全、造成客戶資訊洩漏及罰款等重大資安事件發生。 |
因應措施 |
1.持續嚴密監控及加強資安防護機制,追蹤資安威脅並制定因應措施,掌握企業可能存在之風險並持續改善。
2.加強資安意識宣導與培訓,以減少⼈員疏失及提昇⼈員資安防護意識。
3.持續關注國際趨勢與標準要求,每年透過外部第三⽅機構進行國際標準驗證(ISO 27001 資訊安全驗證連續8年通過)。
|
風險項目 |
訴訟或非訟事件
|
風險因素 |
本公司及本公司董事、監察人、總經理、實質負責人、持股達10%以上之大股東及從屬公司之重大訴訟、非訟事件,將對公司整體形象、股東權益及聯強股價有重大損害
|
2023年對公司之影響 |
詳下說明
|
因應措施 |
本公司已建立通報機制,將秉持著誠信且迅速公開的處理方式,將損害減到最低。
|
尚在繫屬中之訴訟、非訟或行政爭訟事件說明如下: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於2017年11月13日受理紫光數碼(蘇州)集團有限公司起訴聯強國際貿易(中國)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紫光認為所收貨物並非合同標的物,要求返還貨款;法院認為本案已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於2018年1月22日裁定駁回。2020年8月紫光以公安撤銷刑事調查為由,重新陸續起訴請求人民幣28,926仟元、17,401仟元、5,593仟元及其違約金。前述案件已於2022年3月由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判決本公司終審敗訴,本公司已於民國2022年5月全數支付。並已於2022年8月提起再審。
內部稽核單位之監督管理
本公司設置隸屬於董事會之稽核室,建立並遵循有效之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並隨時檢討,確保該制度之設計及執行持續有效。本公司稽核室定期及不定期查核「內部控制制度」遵循情形,並作為稽核報告提報董事會。
集團訂定的「誠信經營守則」及「行為準則」,已明確規範禁⽌行賄及收賄、禁⽌提供非法政治獻⾦、禁⽌不當慈善捐贈或贊助,且在相關商業契約中明訂廉潔條款,透過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自行評估作業,達到有效控管、落實執行,並由稽核室獨立查核,確保整體機制有效執行。
稽核室每年查核計畫已將供應商及客戶等誠信要項列為必要涵蓋作業,檢視稽核標的作業合理性並適切評估其隱藏風險,必要時並將委請會計師或相關專業人士協助查核,以確保遵循情形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