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成效
聯強自2021年起,建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清冊,且於2022年導入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與ISO14064溫室氣體查證,並取得雙ISO認證。聯強參考SBTi 科學基礎減量倡議目標,設定至2030年減碳25%目標(基準年2021年),截至2023年已減碳超過12%,展現聯強對於環境永續的重視。
能源管理
組織內部能源消耗
聯強內部能源消耗以非再生能源的外購電力及運籌中心物流配送車輛用油為大宗。台北總部為商業辦公大樓,以資通設備機房、空調系統及燈具等外購電力耗用為主;運籌中心外購電力耗用則來自自動倉儲設備及燈具為主,另有物流配送車輛用油。
相關數據來源分別為台電公司的電費單據及物流配送車加油紀錄表,及參考能源局公告之能源產品單位熱值表,經下方公式計算而得:
能源能耗量 = 能源使用量 x 能量熱值 x 能量單位轉換
鑑別結果:2023年相較於2022年,總能源消耗下降7%至38,078(GJ)
-範疇一物流用油:規劃智能配送原則,調整物流車輛配送路線及車趟,集中落點減少沒有效率的運輸路線以減少油耗。
-範疇二外購電力:各據點持續推動能省電措施,集中作業整併閒置空間,即便納入母公司完整據點仍得以下降。
【行動】自2022年導入ISO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並於2023年持續取得第三方驗證(BSI 英國標準協會),依據國際標準檢視營運過程產生的廢氣、汙水、廢棄物、有毒汙染物、噪音等五大環境衝擊因素。經鑑別,專案列管化學品管制以及廢棄物處理兩項,並定期查核相關環保法規。
[註1] 能源單位以能源局公告之能源產品單位熱值表換算為「吉焦耳(GJ)」
[註2] 涵蓋據點:聯強台灣母公司所有據點與通達主要營運據點(台北總部、新竹辦公室、高雄辦公室以及通達台北、台中、高雄運籌中心)
外購電力
2023年用電能源消耗下降 15%,為14,163(GJ)
◆ 用電密集度:2023年下降15 %,為0.17 GJ/m2
◆ 原因分析:汰換耗電設備、集中作業關閉閒置空間
◆ 因應策略:依循ISO國際標準,全盤檢視節能空間與策略
物流用油
2023年物流用油能源消耗微幅下降2%,為23,915(GJ)
◆ 用油密集度:微幅上升4%,每輛為170.82 (GJ)
◆ 原因分析:出貨量能下降,以致每輛密集度較去年上升6.23 (GJ)
◆ 因應策略:系統機制持續優化,提升配送網絡效能與宅服產能效率
[註] 涵蓋據點:聯強台灣母公司所有據點與通達主要營運據點
(台北總部、新竹辦公室、高雄辦公室以及通達台北、台中、高雄運籌中心)
溫室氣體排放
聯強溫室氣體排放可分為直接排放(範疇一)及間接排放(範疇二),其來源分述如下:
◆ 直接排放(範疇一):物流車輛用油
溫室氣體排放量=使用量(L) X 排放係數(kg/L) X GWP (包含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亞氮)
◆ 間接排放(範疇二):外購電力
溫室氣體排放量=使用量(度) X 排放係數(kg/度)
本報告溫室氣體量化計算係參考經濟部能源局2024年4月26日更新公布之電力排碳 係數(2023年度使用),以及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 2021年第六次評估報告之100年時間尺度的全球暖化趨勢(GWP)進行計算,其中利用GWP將所 有溫室氣體排放量轉換為二氧化碳當量(CO2e)。
[註] 涵蓋據點:聯強台灣母公司所有據點與通達主要營運據點
(台北總部、新竹辦公室、高雄辦公室以及通達台北、台中、高雄運籌中心)
2023年聯強溫室氣體盤查邊界納入母公司所有據點,並涵蓋子公司主要營運據點排放總量約當3,786公噸CO2e ,總量對比2021年累積下降約近 13%。
排放密集度而言,服務平台(MSP)發揮規模效益,集團亦持續推動節能省電措施。
◆ (範疇一)物流用油:每輛 12.86 公噸 CO2e
◆ (範疇二)外購電力:每平方公尺 0.023 公噸 CO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