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

台灣首家揭露TCFD的電子通路業者

 

  聯強為高科技產業通路整合服務供應商,雖然非屬高污染性行業,但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對於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的威脅責無旁貸。聯強積極支持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專案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的工作,自2019年起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按其建議的框架揭露本年之工作進度與成果,為台灣首家揭露TCFD的電子通路業者,並於2021年正式簽署成為TCFD的支持者。

 

  隨著國內外氣候相關法規加嚴、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愈加頻繁,乃至於消費者行為的改變等,對於我們的營收、產品價值,甚至商譽,皆可能產生潛在的衝擊。因此,公司正逐步完善對於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識別及管理方法,並制定對應策略,以期建立公司及客戶邁向低碳轉型的能力,為全球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聯強TCFD

 




ESG永續委員會:氣候變遷管理的最高組織

•由ESG委員會直接負責監督與管理公司整體永續議題及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定期匯報董事長,並自2022年起每季提報董事會執行成果。

ESG環境小組:依委員會決議之策略與目標推動專案

 




•定期研調:ESG環境小組蒐集各業務部門的反饋

•鑒別與評估:氣候議題相關的風險與機會

•策略研擬:召開會議討論因應措施,減緩潛在氣候風險,掌握永續商機。

 




•依據 TCFD 架構:建構聯強的氣候風險辨識流程

•納入公司運營策略:針對減緩氣候變遷與調適,制訂預防性維護計畫

•積極主動: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採取必要建置投資

 







•定錨:氣候變遷相關的管理指標                                                       

•檢視:年度目標達成進度與實際績效  

•分析:年度指標達成進度與績效改善

 

 

2024年氣候相關風險鑒別成果

面向

氣候暖化

議題

用電或用水增加

潛在風險描述

因氣候暖化導致的用電或用水增加,可能會造成營運成本的增加

預期影響時程

中/長期

潛在財務影響

成本增加但無重大影響

因應措施

1. 於所在營運場所推動節能減碳措施

2. 總部新大樓選用追日系統自動調節採光與空調節能的複層玻璃帷幕系統,以黃金級綠建築標章為追求的目標

3. 積極汰換升級各地辦公室辦公設備,新辦公室一律採無線電話、無線連網,系統性地將運作和資料遷移至雲端,大幅減少硬體設備負擔

 

面向

極端氣候事件

議題

供應鏈中斷

潛在風險描述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機會的增加,可能導致我們的供應鏈中斷,造成無法及時交貨,可能導致營收及聲譽的損失。

預期影響時程 中期
潛在財務影響

營收下降但無重大影響

因應措施

1. 聯強產品經營策略為多品類、多品牌,且為多國市場經營,能有效分散風險,減低單一極端天氣事件對集團整體營運的影響程度。

2. 訂定各項緊急應變標準作業程序

3. 聯強集團於全亞太地區自地自建26座運籌中心,並有數十家倉儲合作夥伴,一旦單一運籌中心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而無法正常運作時,透過聯強運籌倉儲網絡的異地備援機制,可立即啟動異地備援出貨,降低影響程度。

 

面向

政策與法規

議題

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行動持續發展

潛在風險描述

限制任何可能助長氣候變遷不利之影響,以及促進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與法規規範可能增加公司營運成本。

隨著氣候變遷造成損失擴大,氣候相關訴訟風險可能增加。

預期影響時程

中期

潛在財務影響

營運成本增加、裁罰、訴訟案件增加但無重大影響

因應措施

1.  建立內部用電用水量、碳排放等數據清冊,定期檢查環保措施成效。

2.  積極與主管機關、相關組織等利害關係人議合,密切關注國內外法規變動;聯強營運的產業及其所屬國家尚未適用碳費徵收或碳權交易,年排放量遠低於政府法規,暫無重大影響。

 

面向

供應鏈管理

議題

綠色供應鏈

潛在風險描述

客戶對環保永續與低碳產品之需求提高,若公司代理之產品未能符合客戶需求,可能導致市占下滑。

預期影響時程

中期

潛在財務影響

成本增加但無重大影響

因應措施

1.  針對新引進的供應商,在引進審核機制中增加供應商環保永續相關措施之檢視。

2.  盤點檢視現行合作中的所有原廠,掌握每家原廠對環保永續,低碳產品之相關政策與措施。

 

面向

供應鏈管理

議題

供應商轉嫁成本

潛在風險描述

上游供應商因應氣候風險而採取的相關措施,可能導致營運成本增加,而轉嫁給下游。

預期影響時程

長期

潛在財務影響

成本增加但無重大影響

因應措施

聯強與上下游簽訂之各種代理合約、銷售合約需注意加強氣候風險相關之條文規範完整性。

 

面向

商譽風險

議題

商譽管理

潛在風險描述

對利害關係人關注之氣候變遷議題未積極回應投入,影響公司形象及信譽。

預期影響時程

長期

潛在財務影響

營收減少但無重大影響

因應措施

為高科技產業的通路整合服務供應商,屬於非製造業,產業型態屬低耗能性質,公司營運對氣候變遷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然而,對於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與需求,聯強仍積極設置溝通管道,以回應各方期待,並主動揭露因應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的具體作法與持續努力。

 

面向

技術風險

議題

支持低碳、高效能之技術改良與創新

潛在風險描述

可能會有更低碳的取代產品或服務,或是轉換低碳科技與再生能源導致營運成本增加。

預期影響時程

中/長期

潛在財務影響

營運成本增加但無重大影響

因應措施

1.  推動營運流程數位化(數位簽核、數位運作、電子發票)。

2.  持續推動低碳營運,執行紙箱回收再利用、營運數位化。

 

2024年氣候相關機會鑒別成果

面向

供應鏈永續

議題

客戶對低碳產品與服務需求增加

潛在機會描述

推動服務過程中的數位資訊串聯,將上中下游整合成高度數位化與節能化的綠色供應鏈,滿足原廠與客戶尋求低碳服務的需求,達成產業⽣態圈的共存、共榮、共好!

預期影響時程

中期

潛在財務影響

營收上升

實踐策略

1.  偕同合作夥伴推動潔淨科技解決方案的應用發展,滿足各產業對高效率低耗能的產品需求。

2.  積極拓展開發綠能產品線經營網絡。

 

面向

供應鏈永續

議題

關注供應鏈永續與經營韌性,以資源運用效率最大化為基礎,建構減碳節能之雲倉運作機制。

潛在機會描述

短鏈物流已是供應鏈顯學,縮減供應鏈上下游實體物流節點,並簡化供應鏈流程,朝地球資源應用效率的最佳化進行,是聯強掌握重要物流資源的絕佳機會。

預期影響時程

中期

潛在財務影響

成本下降營收增加

實踐策略

1.資訊通透:透由完整串聯營運價值資訊,使交易流、貨流、金流等重要的商務資訊清晰透明。

2.雲倉互利:『雲倉機制』以資源共享互利為軸線,集結供應鏈參與者的必要物流需求,以共享倉儲空間、共用配送資源,讓雲倉參與者共享規模經濟帶來的營運效益與資源運用效益。

3.節能貨流:專注管理「貨權」,帳動貨不動,減少運輸

4.商品直達:商品直接送達消費者,解決傳統交易模式的多節點貨流,縮短訂單處理的時間、距離與物流成本。

5.商務流程自動化,系統資訊串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