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半解,最危險!

作者:杜書伍(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當一個人不懂時,會很謹慎小心,避免作錯決定;當人認知自己對事物「一知半解」,就認為自己「不懂」,而會謹慎小心。

 

  然而,很多人實際上是「一知半解」,卻都認為自己「很懂」,因此就很有自信、很堅決的作了決定;以致於付出了大大小小的代價,危機也就一次次的出現。甚至,有些事還因為始終沒有發覺自己是「一知半解」,付出一輩子的代價而渾然不覺。

 

  「一知半解」就是對事物的吸收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導致判斷失準而不自知。因為不徹底了解事物,不精準分辨事物細微差異,以致陷入斷章取義、馮京當馬涼、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而且正因為自以為很懂,他甚至聽不進去别人的觀點、勸告,當然賴之作出的判斷,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甚至造成很大的錯誤。

 

  世界愈來愈複雜,每個人都需要更廣博的知識與常識,更深入的理解與認知與融會貫通,才能做出精確的判斷。然而許多人熱切積極的「吃進」一大堆觀念與資訊,一方面感到自我安慰,一方面滿足了自己的虛榮。甚且還自以為知識淵博,因而好發言論、勇於批判事物。這類人可能需要檢核一下自己融會貫通的程度,否則「中毒」的程度會愈來愈深。

 

  讀書不求甚解,以為懂而誤用,就要付出代價;那倒不如從未曾讀到過,反而不會拿去誤用。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寧可多花時間,把一樣事物徹底理解搞懂,而不要草率吸收一堆「一知半解」的事物。

 

  「一知半解」的事物不能用,它是垃圾,甚至是毒物。

 

回到顶部

關注聯強EMBA

 

Facebook粉絲專頁

 

文章轉載規範
須註明「作者杜書伍為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須註明選自「聯強EMBA」
需依原內容(含標題)據實轉載,不得擅自修改、增刪、自為重組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若有文章轉載及授權相關問題,請與我們聯絡synnexhr@synnex.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