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台灣,是個地震頻繁的地方。我們經常會被突如其來的地震驚嚇,雖然生活在這裡己經很習慣了,但內心對「地震」是很恐懼的。所以抗震耐震是我們非常注重的議題。
另外,台灣也是個颱風頻繁的地方,高樓建築遇到強風是會搖擺,會令人不舒服的。
耐震,工程上是需要某種程度的柔軟度;防搖擺,反而是需要有些硬度。兩者剛好相反、衝突,因此,在設計時就必須同時兼顧,掌握軟硬適中。
因此,建築物耐震設計的原則,就分階段來定調。
第一階:小震、強風,講求舒適。
第二階:中震,不傷筋骨,表面龜裂只需簡易修復。
第三階:大震,不會倒,保護人員生命安全。
台北南港地區的法規耐震標準是0.23g,我們聯強國際大樓特別提高43%達到0.33g。這是怎樣概念?簡單說,假如在南港蓋核電廠,就需要達到0.35g。也就是我們的大樓耐震標準接近核電廠的等級,是非常高標、非常安全的建築。
註:大樓特別強化基座的耐震力,B4F~3F的耐震度達到0.41g;四樓以上,每層樓加裝高阻尼制震器,促使整棟大樓耐震度達到0.33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