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聯強總裁杜書伍 從深思考提升視野
2022.09.19

出處:經濟日報 / 記者:謝艾莉 / 時間:2022.09.19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說,卓越與平庸經理人的分野在哪裡?莫過於思考的品質。有些人對凡事都具備遠見,能想得深、走得遠;有些人卻只能看見片斷的表象,結果總是做出膚淺、錯誤的決策。於是愈強的執行力,反而只會帶來愈大的災難。

 

透視本質 化繁為簡

 

  杜書伍在1988年創立聯強國際,今年將屆滿34年,在杜書伍領導下,聯強營運通路拓展到海外51個國家與地區,穩居亞太地區資通訊半導體通路龍頭,2021年合併營收達4,088億元,獲利達173億元。

 

  他說明,就像呼吸與深呼吸的差別,單點與片面的思考已不足以因應這資訊爆炸的年代。要想不迷途、不盲目、做出正確的決定,需要能打破習以為常的慣性、深度解讀表象下本質的「深思考」。

 

  杜書伍最新著作《深思考的鍛鍊》從40年的管理歷練中,歸納出深思考的概念、步驟、到練習與深化。杜書伍指出,真正的深思考,指的是反覆追問事物的內涵,仔細去拆解現象,釐清背後的意義。甚至,深思考指的不是一次思考就結束,而是多次、階段性、長期性的思考,「透視本質,化繁為簡,建立觀點,從根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杜書伍就自我修練、團隊領導、制度設計、識人選才四大面向,闡明經理人應該具備的思考邏輯,運用「深思考」,對問題抽絲剝繭、化繁為簡將非難事,眼界也將跟著豁然開朗。

 

  近期《哈佛商業評論》每兩年公布一次的「台灣企業領袖100強」評比出爐,杜書伍連續四屆名列台灣十大最佳績效CEO,並且在「總股東報酬率」指標獲得排名第二強,任內為股東創造的總股東報酬率達1,470%。

 

理念實務 融會貫通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自2016年起,每兩年公布一次台灣企業領袖100強名單,今年公布的最新排名,2022年以「任內市值成長金額」、「任內累計總股東報酬率」、「任內平均每季每股盈餘(EPS)」與「ESG成效」四項指標,作為評選四大面向,彰顯在經營績效與企業永續推動發展,表現卓越的企業家。

 

  此外,杜書伍近年也獲交大名譽博士,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曾說,杜書伍在集團內歷練,從研發、業務、市場、行政,甚至神達的第一座竹科廠也是由他負責建造,當時常常不滿意還要打掉重做,因此他也經常接到抱怨電話,充分展現杜書伍追求品質與卓越的個性。

 

  另外,杜書伍也是少數能將經營理念與實務經驗融會貫通的人,獲頒名譽博士可說是應得的榮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