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資訊》四大產品H2看俏 聯強今年營運再戰高
2022.05.30

出處:時報資訊 / 記者:葉時安 / 時間:2022.05.30

 

        聯強(2347)東南亞版圖陸續發展下,著重尋找當地好夥伴,深根在地產業經營發展,加上經濟起飛,市場成長本身就大,蘊藏強大人口紅利帶來的市場底蘊, 這幾年泰國、雙印、越南等海外市場成長速度快速,雖然這兩年因疫情封控影響營業,但未來仍可望持續帶來強大獲利動能,公司預估東南亞單一國家2.5、2.6億元營業額可望兩三年後超過台灣,與中東等市場整個來看展望都不錯。

 

  大陸市場2015-2018年面臨整改,環境變化很大,這兩年力抗疫情成長也相對亮眼,近幾個月因為封控而營運遞延,供應鏈產生間歇性斷裂,但慣性封城斷裂,也可望一、兩個月就逐步恢復。下半年狀況而言,大陸政府2008年啟動內需政策,如今類同,實施數位化,扶持國產品牌,發展非實體版本新基建,聯強認為,不會受到整個世界經濟衰退、中美貿易戰、內需市場因疫情滑落等因素,頂多影響到製造業,但內需IT產品來看,需求有政府政策支持下,狀況仍呈現樂觀。長久的時間以來,數位化實施與徹底度非常可見成效,導致這些基礎都逐步發揮效果,公司也對大陸國產品牌專注扶持主攻,並建立共同合作運作模式。

 

  下半年IT還是可望成長?聯強杜書伍表示,保守講應該是不悲觀。4月受到大陸疫情封控影響出貨,又碰到印尼齋戒月,大陸封控整體狀況不易預期,但相信會慢慢調整,營運也勢必會遞延。對於大陸的市場的機會,看好上述的大陸新基建,積極投入數位化,公司配合大陸國產化,大陸國產品也占超過一半相當大的比重。

 

  近期通膨熱度升溫,催熱升息議題,杜書伍提到,通膨可細分四大因素,一為大陸封控導致的供應鏈間接性斷鏈,供給上有通膨狀況;二是有貨但無物流的運送成本通膨;三為能源、糧食的通膨;最後是用人成長的薪資上漲通膨。他認為,供給順暢以後,物流、能源、糧食可望改善通膨,但薪資上去就難下修,而此現象是好是壞?對於企業生產力提高,無礙費用提高;而近期碳中和、環保意識抬頭,綠通膨也跟著來,一般大眾能否承擔,杜書伍表示,面對基本薪資上漲,除了員工的生產力在提高之下,水電調整也一定需要上修,因為綠產生的費用沒辦法吸收,成長就會被壓制,長遠來看,社會需要準備去迎接綠通膨到來。杜書伍說明,要抗通膨,人才能夠進來,生產率好就不怕給高薪,成長不混亂、提高效率的好體質,也就不會導向惡性循環的通膨輪迴。ESG方面,聯強也成立永續委員會,內部關注各種事務跟推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