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強大樓設計理念】規格未明 就要談價格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在尋找總部大樓時,經歷過許多的建案。而每個的洽商,都有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不習慣。那就是規格尚未明朗,就談價格。

 

  從事資通訊行業數十年的經驗,都是不同規格對應不同價格,這也應該是任何買賣的基本法則;但建築買賣好像所有規格都一樣,只是「簡單」的做區位價格比價與拉鋸,彷彿「區位」才是唯一的規格。雖然地產界有句名言:「location、location、location」選擇區位是最重要的,但是規格還是會有很大差距;尤其聯強有亞太三十幾棟樓的營建經驗,深知它的差異所在。

 

  簡單說,一塊地有其「法定容積率」可以蓋的總坪數,也就是土地價格對應的坪數;但是,也有法定可以容許不計入容積計算的空間,也就是這些空間是沒有土地成本的。這些都是政策上為鼓勵增設—些功能空間,來提高建物使用品質及功能,是非常不錯的政策。

 

  但是,因為都混在總銷售坪數下,我們就會發現建案會盡力使用這些免計容積的法規,造成過高的公設比率。有的甚至要擠進去這些免計容積的空間,而影響到動線的順暢,或是不當加大了一些尺寸,使得空間顯得大而不當,這些都是會長久影響身在其中的使用者,感到不舒服的。

 

  另外,格局動線是否好用,就影響到使用效益,亦即「坪效」。當然,大樓使用什麼等級的建材,機電空調電梯等配置的設備……等,都是有很大的規格差異及價格差異。因此同區位大樓的價格,是可以差別很大的。

 

  實在不習慣,沒談規格先談價格。

 

(註)附圖為聯強基金會贊助交通大學博愛校區賢齊館的「聯強國際會議中心」,該中心於2018年落成啟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