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遠見雜誌 / 文:徐仁全 / 時間:2010.04.13
30歲就當上神通電腦子公司聯通電腦的總經理,35歲時已是神通集團管理部副總經理,2011年杜書伍帶領聯強國際做到集團合併營收達3,107億元,為亞洲第一大高科技通路商。以下為杜書伍口述:
聽到時下不少30多歲年輕人感嘆舞台不多、機會不再,我認為:「如果你是潛才(潛力人才),不論你是幾年級生都有機會;如果你不是潛才,即使是四、五年級生(四十歲以上),一樣還是停留在基層,升不上去。」
所謂的潛力人才,是企業看準所培養未來接班的人才。包括能力、思考廣闊度、心態是否主動積極等。一旦受到肯定,潛才就能成為未來社會中堅及企業中間幹部,更能再上一層樓,成為主導戰場的「將才」。
以目前社會就業年齡來看,我認為六年級生應已進入企業的基層幹部,甚至可以接任中階幹部的時候了。
為什麼?因為經濟愈發達,消費力愈高,社會所產生出的新行業會愈多。
過去網路商店很少,也沒有SPA按摩服務,但現在這些新行業都冒出來,就是六年級生的機會。
再加上企業國際化後,走向大型是一趨勢。組織變大,幹部需求增多,職務也變多,當然機會也多了。可見得四、五年級生,絕對沒有六年級生的機會多。另一利多條件是,六年級生總數比四、五年級生還要少,以相同職缺來說,競爭反而減少。
就機會來說不擔心,我倒是擔心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什麼「四、五年級卡位」「經濟走下坡」等負面思想成為六年級生不努力向上的藉口,反而害了六年級生。
35開花,機會給有實力的人
早在九年前我就提出「35要開花」理論,指年輕人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必須先讓自己練十年苦工,約在35歲時才能開出花朵來。
只是現代人多半沒耐心,十年才能看到開花,是許多人沒有辦法忍受的。但無論世界轉變得多快速,有些東西的自然速率,是無法改變的。如小樹要長大成為厚實的巨木,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而一夕間就能發芽成長的豆芽,自然是相當脆弱。
我自認也是經歷過十年蹲馬步的苦日子,就像進入一個黑暗隧道內,或在一間無人的練功房裡,很悶、很苦,不知道要到哪一天才能夠練成。
我記得大學時自己的體重是63公斤,當兵時增加到65公斤。結果35歲時,反而只剩下56公斤,來說明自己當時的刻苦耐勞、盡全力衝刺的情況。
最後成功的關鍵,就在時機(timing)。一旦練好功夫,等待出關,機會一來就是開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