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不怕疫情爆發 聯強澳洲三個原因危機入市
2020.7.7

文章出處:經濟日報 / 作者:謝艾莉 / 時間:2020.07.07

 

  聯強國際(2347)接連兩天發布對聯強澳洲重大投資,分別以新台幣5.8億元投資擴建雪梨運籌中心二期,並同步以新台幣4億元(1,900萬澳幣)購買於澳洲墨爾本新運籌中心用地。

 

  澳洲疫情升溫,墨爾本所屬的維多利亞州,每日新增的病例還在創高,7月6日單日就有127位確診,但聯強集團無懼疫情、超前部署,正是因為在澳洲看到未來三大趨勢。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消費電子、半導體產品的通路集團,事業涵蓋台灣、中港澳、澳紐、東南亞、印度、中東北非、土耳其、美加、日本等38個國家與地區,並在全球200多個主要城市設有業務據點的全球通路布局。

 

  對此聯強國際集團副總裁杜書全對本報表示,預計未來2-3年,聯強集團在澳洲總投資額將達到45億元,改寫聯強集團最大投資新紀錄!

 

  究竟看好澳洲什麼樣的機會,聯強如同1851年的英國、愛爾蘭、美國人,大舉投資澳洲來「淘金」?杜書全說明,聯強投資澳洲,就是看到三大趨勢。

 

  第一,澳洲幅員遼闊、人煙稀少,且身為已開發先進國家,衍伸出澳洲的生活費用、薪資都較高,企業非常重視效率,也認同服務的價值,聯強在整個澳洲客戶滿意度都很高,也因此帶動生意持續發展。

 

  第二,「澳洲IT需求非常龐大,這個市場具有爆發力!」杜書全說,聯強這幾年在澳洲營收持續成長,今年上半年更是不受疫情與封城影響,聯強澳洲反向展現強勁的成長力道,營收與獲利均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0%以上。

 

  杜書全表示,除了因為遠距工作、遠距教學引爆的緊急需求外,上半年澳洲業績明顯成長,也是因為集團運作效率高、優於其他對手,因此相對拿到較多訂單。

 

  很難想像,澳洲這麼大,聯強在澳洲可以cover的送貨點高達5,000-6,000個高達80家原廠與聯強合作,也讓聯強的澳洲倉儲現已近飽和狀態,且訂單量相當龐大,聯強澳洲每個月訂單量高達20萬筆,聯強運籌服務每月出貨箱數高達50-60萬箱。

 

  第三,甩開與對手的距離、拉高門檻。杜書全說,在新的投資量能投入後,量能將較現行成長一倍以外,運作效率將成長三到四倍,將大幅提升聯強澳洲的競爭力與獲利能力,「如此一來,我們將提高市場競爭門檻、給對手很大的壓力。」

 

  聯強澳洲當地正職員工只有500位,年營收卻超過新台幣500億元,效率相當驚人,聯強卻不滿於現況,將持續投資、讓倉儲更加智能化。杜書全說,澳洲據點將強化ERP系統與智能倉儲,更將成為集團智能轉型第一個部署代表作,隨後將依照其他國家、看必要性,將澳洲運作經驗拓展到其他地區。

 

  聯強切入澳洲已經有23年,總部位於墨爾本,另於雪梨、布里斯本及伯斯設有辦事處,並已在雪梨建置高度自動化倉儲。杜書全更是指出,澳洲的投資將逐年到位,加上往後的2-3年,總計集團將投資澳洲金額達45億元。

 

  「2014年啟用雪梨總投資達15億元(含土地)的高度自動化運籌中心後,根本沒料到澳洲市場會成長這麼快」,杜書全說。

 

  他回頭看聯強在澳洲第一個倉儲,就是買下飛利浦在墨爾本的工廠,隨後開始做大。而現在墨爾本因為疫情關係,在現有聯強倉儲的對面,有屋主改變投資計劃、將土地丟出來賣,聯強看機不可失,就把這塊地買下來,將規劃做全新倉儲系統。

 

  聯強在澳洲採取長期投資方針、並持續投資,雖然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在危機之下、聯強卻是看到機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