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己「對的思考習慣」

作者:杜書伍(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我想從一個最簡單的故事開始。大家都聽過「祖孫騎驢」吧?

 

  現在好像比較多人講父子騎驢,但我想一想,還是祖孫騎驢對,因為祖和孫一個老一個小,驢子也瘦弱,都是弱者。這三個弱者為了要騎還是要走,形成不同的組合,而遭受路人甲、路人乙的評論。

 

  這個故事原意在告訴我們要有主見,但若聯想到現在的社會,也有很多地方可以比擬。路人甲、路人乙就好像許多名嘴、媒體、學者專家與政治人物,也有可能是一些沒那麼有名,但在我們周遭說三道四的人,我們很容易受到這些人的影響。這故事讓我們思考,假使我們是那祖父,應該怎麼做?

 

  假如這個祖父認真想,應該什麼時候誰騎,甚麼時候誰不騎,當他有這樣的規劃後,就不會理路人說什麼。當一個人有自己的思考規劃,他就能夠擺脫旁邊周遭的雜音,但重要的是,周遭的聲音,也可以拿來當參考,幫助確認自己的想法有沒有錯誤。

 

  年輕的時候,我們當然要參考別人的建議,但是你必須深入地分析後,找到一個方向,然後認真地投入,因為時間很容易在你猶豫的時候過去,你卻沒有了解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有一句話說:「死道友,毋免死貧道。」路人講完就走了,負什麼責任呢?大家再想想看,這些路人甲、路人乙為什麼要說?不外乎是為取得收視率。名人要有收視率,才會被請去當節目的來賓;學者也要有收視率,才有知名度;當然政客也是。

 

  不管什麼組織,政府、民營企業、非營利組織等等,統和下來幹部約略是20%,其他80%是基層人員,這80%裡面,有10%是潛力幹部,因為他要經過基層的歷練,走向幹部。所以人口數最多的是70%的人,要有收視率和選票,就要講這些人喜歡聽的話;假使說的不對,還可能會遭攻擊,尤其網路上的酸民,所以漸漸很多人都不說真話。

 

  我們目前的社會,有許多的路人甲、路人乙,包括我也是路人之一。所以這故事最重要的啟示是要有主見以及自己核心的主軸。比如說,我們常聽很多學者專家說一些概念,那是general的,該如何用到你的工作上?可能不一定需要,或只是參考一部分,否則就會像祖父一樣,永遠跟著別人的話而忙得團團轉。

 

  外在所有的資訊只能當參考,因為每一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外面的意見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或者說不是全部適合,你要拿來參考,但是絕對不要被拖走,變成隨波逐流。我們台灣話有一句話說:「樹頭站乎穩,不怕樹尾做風颱。」現在這個世界一直在做風颱,最重要的就是樹頭站乎穩,避免像九官鳥一樣,聽到一個人說,其他的人就跟著他說,變成大家都這麼說。

 

  回過頭來,我們更要注意如何養成對的思考習慣,就是聽到、看到任何事物,都要習慣地拆解,因為只有把它拆解,看到裡面的內涵,你才知道它是什麼。大家應該還記得一件事情,就是現在米粉不能叫米粉,要叫「炊粉」,因為它的成分裡面沒有米。前一陣子也聽說巧克力要超過多少比例才能夠叫巧克力,所以金莎巧克力不是巧克力。

 

  到底我們學很多東西,我們吸收很多觀念,目的是什麼?我們不是為學而學,目的是什麼?是希望這些觀念、知識能夠幫助我們產生價值。我在第二本書《將將》裡說:「知識本身沒有價值,知識是被運用產生的價值才是知識的價值。」我們聽到路人甲也好、路人乙也好,或是去上課,我們聽了很多,但重要的是如何讓學到的東西用到主軸上,讓它產生效益,這是要慢慢發酵的,所以我們要思考,讓學到的東西內化、發酵,最後產生真正的價值。(本文為杜先生演講內容,天下雜誌整理)

 

回到顶部

關注聯強EMBA

 

Facebook粉絲專頁

 

文章轉載規範
須註明「作者杜書伍為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須註明選自「聯強EMBA」
需依原內容(含標題)據實轉載,不得擅自修改、增刪、自為重組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若有文章轉載及授權相關問題,請與我們聯絡synnexhr@synnex.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