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疫情中灑兩千億併購巴菲特也想買的公司,苗豐強看準什麼機會?
2021.04.19

 

出處:天下雜誌 / 文:黃亦筠 / 時間:2021.04.19

 

3月,聯華神通集團轉投資、美國掛牌的新聚思,在疫情風險中,出手併購全球第二大IT通路Tech Data,穩坐全球IT通路龍頭。有「合資併購先生」之稱、擅長科學算命的苗豐強,在盤算什麼?

 

  在台灣科技界,有「合資併購先生」之稱的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又雷霆萬鈞地出手了。

 

  美國時間3月22日,聯華神通集團轉投資的美國上市公司新聚思(Synnex Corporation),宣布以發行4400萬股及承受債務,總價值72億美元(約2049億台幣),併購全球第二大IT通路Tech Data,目標2021年底完成,穩坐全球IT通路商龍頭。

 

  「半導體有台積電、電子代工有鴻海,都是製造業的世界第一,台灣的服務業終於也有世界第一了,」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劉鏡清觀察。

 

  這起被外界定位疫情中逆勢「以小併大」、超過2000億台幣的併購案,更是新聚思創立近30年來最大一筆併購案(見下表)。

 

 

  一聽外界稱此為「以小併大」,他忍不住糾正,「以前我們就比Tech Data大,聯強負責非洲、亞洲、澳洲、中東,而美國、日本、拉美就是美國新聚思的範圍,應該說,原本我們就是全世界最大。」在南港辦公樓的會客室,苗豐強直挺的高大身軀,坐在一幅深受他喜愛的范仲淹〈岳陽樓記〉字畫前。根據神達的估算,併購案完成後,新聚思為存續公司(編按:指企業採取分立式改建後繼續保留的企業),年營業額將達到570億美元,相當於1.6兆台幣。若再加上年營收3343億台幣的聯強,聯華神通集團將擁有營業額破兩兆的「跨國」通路服務霸業,掌握國際科技產業的大動脈。

 

  若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為何身兼新聚思榮譽董事長的苗豐強,仍選擇在充斥著疫情重燃的不確定中,進行這起大併購案?

 

區域性互補,進軍歐洲版圖

 

  「通路是國際化,也是區域化的,就地域來看,我們就少歐洲這一塊,」苗豐強分析。

 

  「歐洲市場很大一塊,但要一個個到那些國家成立公司,我們現在這個年紀等不及了,」75歲的他打趣地說。

 

  總部在美國佛州的Tech Data,近年大力整頓了歐洲的通路據點,整間公司營收一半,都來自歐洲市場的貢獻,正好補聯強及新聚思的不足。

 

  以併購見長的苗豐強,2015年受邀到併購論壇演講時曾說,「企業做併購時,要清楚了解自身的遠景與策略。」

 

  做任何併購時,苗豐強非常清楚「目的」。

 

  他認為,併購不僅是取得對方企業本身,而是併購其中的人與客戶關係,若靠自己發展速度來不及,就會以併購快速擴張版圖。

 

  回顧新聚思的崛起,其實便是苗豐強併購成長意志貫徹的典範。

 

  新聚思成立在1980年,1992年聯華神通入股,當時神通面臨困境,苗豐強做了重要策略抉擇,捨棄消費品牌事業,專注代工與通路事業。

 

  新聚思原本只是一間營收8千萬美元,銷售台灣廠生產板卡的小型經銷商,花了10年時間透過併購成為美國前三大IT通路商。當時新聚思和聯強的營運模式類似,便是代理及銷售各式電子零件與資訊設備,同時將代理的電腦零件組成白牌電腦銷售。全盛時期,新聚思一半以上的營收就是在美國組裝電腦。

 

  但隨著鴻海等EMS大廠在中國設廠競爭,新聚思的優勢逐漸流失,就開始發展另一支業務支腳:企業服務外包。

 

專注委外商機,把支腳變大柱

 

  20多年前新聚思從接手美國網通大廠Linksys的菲律賓客服中心開始,陸續併購多家公司,包括2014年以5.5億美元買下IBM顧客流程服務業務流程外包(CRM BPO)事業群,以及2018年以24億美元買下Convergys,成為全球第二大企業外包服務公司。

 

  苗豐強就常自豪地說,企業委外服務(BPO)是科技業價值鏈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和原本的IT通路是連動的服務。」

 

  IT通路業務做實體銷售和維修,產品賣出去後,客人有問題打電話進來,BPO就是遠端解決客戶難題。

 

去年12月,新聚思將掌握企業外包服務的Concentrix獨立出去在美掛牌。(聯華神通提供)

 

  新聚思垂直切入除了本業消費性電子,還有汽車、銀行與金融服務、零售與電子商務、政府等十大垂直領域的客服人員,24小時提供企業委外服務,排除各種疑難雜症。

 

  「譬如你手機下載OS系統,發生問題,你會打電話到客服,多半就是我們接電話,」苗豐強自豪地說,新聚思分布各地「日不落」客服中心,一天接到的客服電話總數是驚人的400萬通。

 

  如旗下位在印度新德里附近一個員工人數約1萬人的客服中心,為了確保每小時到班人員數充足,「早上8點鐘就有8千台計程車載員工去上班,」苗豐強說。

 

  因此,這幾年,新聚思同步拓展「IT通路服務」與「企業委外服務」兩大核心業務。甚至在2020年12月新聚思正式分拆為Synnex Corporation與專攻BPO業務的Concentrix兩家上市公司。分拆後,搭著疫情的遠端工作、雲端虛擬化需求暴增,兩家企業的市值合計,從分拆前的70億美元,大增到約120億美元。

 

  3月底,新聚思宣布併購Tech Data後,持有55%股份的新聚思可說如虎添翼,擁有22000個有技術的員工,遍步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版圖更為龐大。

 

整合能力與規模,轉型IT生態

 

  聯強持有新聚思7%股份,聯強國際副總裁杜書全,在併購案公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2022年新聚思完成併購Tech Data後,「雙方無論是產品、通路都是完美的互補。」

 

  從區域市場通路看,Tech Data強項在歐洲,市佔率第一,這部份可補新聚思據點聚焦美國市場的不足。產品面來看,Tech Data強項在企業政府市場,新聚思則在消費性市場見長。

 

  Tech Data執行長休姆(Rich Hume)在併購案公布後對媒體指出,合併案對Tech Data和新聚思及整個IT生態將產生革命性轉型。新公司財務實力堅強,投資於網路安全、雲端服務、數據和物聯網等下一代核心業務及技術。

 

  這些業務因在家工作和疫後重返辦公室的驅動,而出現爆炸性成長。休姆將在合併後的新聚思擔任執行長,原新聚思執行長波克(Dennis Polk)則榮升為董事長。

 

新聚思併購全球第二大IT通路Data Tech後,穩坐全球最大IT通路商寶座。(黃明堂攝)

 

  看在劉鏡清眼中,他認為這起策略併購是一個能力(capability)與規模(scale)的整併,新聚思的BPO業務,也可因為Tech Data加入,擴大客戶服務範圍,是魚水互幫。

 

  「特別是疫情期間,在不容易見面的狀況下,誰擁有現成的客戶關係,誰就容易做到生意,」劉鏡清坦言。

 

  但更關鍵的問題是,如果新聚思缺歐洲的版圖,之前就能併了Tech Data,為何疫情期間才展開併購?

 

疫情趨動需求,是併購好時機

 

  「這是一個好的併購時間點,」一名了解聯華神通的人士觀察,可說逢低進場。

 

  這中間有一段有趣的插曲,Tech Data原本是股神巴菲特鎖定的標的。巴菲特曾在2019年11月向《華爾街日報》透露,自己看了Tech Data的財務報告和投資簡報後,「立刻產生興趣。」

 

  他的波克夏公司曾提議以每股140美元、總價50億美元收購Tech Data。巴菲特甚至派了投資副手拜訪Tech Data位於佛羅里達州清水市的總部,但後來搶輸私募基金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阿波羅以每股145美元與Tech Data達成收購協議。

 

  《路透社》3月22日的報導指出,新聚思在2020年底將Concentrix獨立出去後,Tech Data主動找上新聚思。換句話說,阿波羅買了不到一年就脫手。

 

  「阿波羅當時大概花60億美元買下Tech Data,Tech Data金額不算漲很兇,價格沒有很貴,加上疫情趨動數位轉型和遠距工作的IT需求,對新聚思而言,是個好的買點,」了解聯華神通的人士分析。

 

  問苗豐強,從私募阿波羅手上買到巴菲特曾經十分想買的公司,心情如何?

 

  「這我們不談,因為我們雙方加起來很大,仍在過HSR(反壟斷調查),」他直搖著手,謹守分際不肯多透露併購案細節。

 

  「無論是客戶文化、生態,每個國家都很不一樣,甚至供應鏈,每個國家需求也都不同。從併購角度看,我們很positive(樂觀),從來沒有那麼好過,」面對未來的成長,他對此決策沒有太多遲疑。

 

  「合資併購先生」再出招,這一回新聚思讓台灣科技服務業的國際化版圖,延伸得更廣,扎根得更深。(責任編輯:賴品潔)

 

新聚思(Synnex Corporation)

成立/1980年,1992年聯華神通入股新聚思

股權/神達持有10.28%,聯強持有7.4%

營收/237.6億美元

執行長/波克(Dennis Polk)

總部/加州佛蒙特(Fremont)

回到顶部